工信部第五批68家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完整名单

2023-11-28

11月20日,工信部节能综合利用司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名单(第五批电池回收白名单)公开征求意见,一共68家单位。

至2018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批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白名单以来,截止于2022年前面共发布四批白名单企业,共计八十八家单位。加上本次发布的六十八家单位,我国共发布白名单企业一百五十六家单位。

经本站统计,本次白名单企业来自于21个省市,天津2家、河北1家、上海2家、江苏2家、浙江2家、安徽6家、福建4家、江西8家、山东4家、河南4家、湖北3家、湖南7家、广东8家、广西5家,海南1家,重庆1家、四川1家,贵州3家、云南2家,甘肃1家,宁夏1家。
详情如下:

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五批)
1、天津赛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赛德美于2017年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成立,总投资约0.75亿元,是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赛德美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绿色工厂。
天津赛德美是天津市滨海高新区重点引进项目,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电池的回收、梯级利用、再生利用、回收物资的销售、拆解回收设备的销售,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咨询、转让等。
公司投产后包括三条生产线,其中两条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处理修复生产线,产能7800吨/年(含梯级利用1800吨),一条三元电池回收处理生产线3000吨/年(不梯级不修复)。
赛德美还规划在广州、常州、成都等地建设锂电池回收处理基地,通过两三年的布局,实现两三百公里范围之内就近回收、就近采集、就近处置的规划
2、天津盛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盛通成立于2022年12月,由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吉林铁阳盛日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位于天津市宝坻区九园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引进韩国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康复型梯次利用和物理法再生利用技术。
目前天津盛通已建成废旧锂电池包拆解、梯次利用、废旧锂电池正极极片粉碎、废旧锂电池负极极片粉碎4条生产线,具备年处理1.2万吨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绿色回收再利用能力。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2万元。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注册资金3.92亿元人民币,公司控股股东为亨通集团(中国企业500强)。主要生产钴酸锂、三元高镍等正极材料,主要客户有宁德时代、天津力神、珠海冠宇、亿纬锂能等。
吉林铁阳盛日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取得电池回收相关资质的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8000万。由天津铁阳商贸有限公司、韩国盛日高科技株式会社、天津铁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建设。公司拥有国内首创的一站式废旧锂电池物理分选、分解及原材料回收技术,拥有20余件全球申请专利。为工信部第四批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白名单企业。
3、唐山奥盛通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唐山奥盛通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金3600万元,位于河北玉田经济开发区,是一家塑料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及塑料综合管廊,再生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再生利用基地,河北省**的再生塑料产业园。
4、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有限公司于2023年2月落地上海安亭,计划投产2条生产线,将于2024年达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公司主营退役电池回收、分类筛选、梯次利用等业务。
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由上报集团、安亭实业、上海城投、上海环境保护有限公司等上海国企推动建立
技术团队核心人员为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杨国锐、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徐启新和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相明辉三位专家,他们均来自于由国内科研院所专业人员组成的“废旧电子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联盟”。
技术团队在放电工艺、物理拆解、真空分离、污染防控等技术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和专有成套设备,并且在企业运营管理、生态环保及资源化生产项目实施等方面拥有丰富且成熟的经验。
5、上海慧镕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上海慧镕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区松江工业区东兴路398号。公司经营范围:再生资源回收;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电子、机械设备维护。
核心业务是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及锂电池相关废旧材料的研发、回收、仓储、加工和销售。已构建一条完整的锂电回收产业链,涵盖废旧锂电池回收采购、仓储转运、梯次利用、拆解再生等各个环节。
6、江苏跃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跃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苏锡常地区的江阴市,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生产资料(劳动、资本、土地)齐全,场地设施完整,拥有较为完善的再生利用破碎产线和梯次利用研发、测试、组装产线。
业务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等。
7、天奇新动力(无锡)有限公司
天奇新动力(无锡)有限公司位于无锡市锡山区,天奇新动力是天奇股份锂电板块的核心企业,成立于2021年12月15日。致力于链接新能源整车、智慧交通出行、能源互联网、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产业链,以数据驱动“车、网、站、电池”协同,以“互联网+”的业务模式,打造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循环利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构建绿色能源服务生态圈,为城市绿色物流与能源互联网发展提供服务与保障,创造社会效益,建立绿色、智能、高效的能源服务生态。
业务范围包括新能源整车、智慧交通出行、能源互联网、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链,是国内领先梯级电池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方案解决商、产品服务商。
8、杭州程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程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2019年4月,现有各类专业人员36人,核心人员均有十余年动力电池行业从业经验,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技型企业,与国内多家电池及整车企业达成广泛合作。
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动力电池资源再生;将退役动力电池包测试分析判断下一步应用场景,再拆解分选重组为新的梯次利用电池包,应用在基站储能、路灯、两轮车、三轮车等领域,遵循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理念;无法应用在梯级利用的电芯放电后物理无污染破碎。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专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拆解工厂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主要负责动力电池包拆解、模组拆解、电芯测试。梯次工厂位于江苏省扬中市,主要负责梯次电池组装,产品类型涵盖圆柱电池、硬壳电池、软包电池。
9、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瑞浦兰钧能源成立于2017年10月,并于2019年4月开始批量交付锂离子电池,是一家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主业是研发、制造和销售锂离子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和储能电池(磷酸铁锂),10月20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瑞浦兰钧)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瑞浦兰钧将计划发行不超过8.283亿股普通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瑞浦兰钧能源的控股股东为持股62.6%的永青科技,后者由青山集团控股,实际控制人为项光达,是青山集团旗下**生产锂离子电池的企业。
公司的动力电池主要销售给汽车企业和整车厂,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东风乘用车(风神)、东风日产(启辰)和一汽奔腾。
10、安徽涵夏储能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涵夏储能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于电动汽车电池循环梯次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生产便携式储能电池、低速车用电池及智能化工业锂电池等产品PACK包。其5000吨/年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建设项目于2023年一季度建成投产,企业目前产能达到年出货量5000吨,产出3000吨梯次应用产品,企业回收服务网点已经覆盖全国19个省市。
11、安徽惠宏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惠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是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产业领域内的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拆解、提炼、分装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基础材料再生产销售、正负极材料生产销售。2022年,惠宏科技投资建设年资源化利用40000吨废旧锂电池及极片废料项目,项目占地面积6103.8平方米,投资10200万元,新建生产车间、仓库以及办公等公辅工程,购置拆解、分容、组装等相关生产、检测设备等。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处理20000吨并梯次利用10000吨废旧锂电池的能力。项目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产能均为年处理 10000吨并梯次利用5000吨废旧锂电池。
2022年11月安徽超越科技为加速惠宏科技发展,对全资子公司惠宏科技增资扩股引入外部投资者矿投集团,矿投集团以货币资金1,821.28万元对子公司惠宏科技进行增资并全部计入注册资本。
12、安徽嘉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嘉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注册地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经济开发区,注册资本500万元。为芜湖奇瑞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22年,安徽嘉奇能源科技拟投资7000万元,租赁安徽嘉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厂房,占地面积2200m2,建设一条动力蓄电池包拆解线、一条梯次利用线、退役 动力蓄电池集中贮存网点以及配套相关辅助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3000吨报废动力蓄电池的生产能 力,主要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分别占比为50%。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1230万元。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控股企业,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
13、安徽金祥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金祥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蚌埠市南外环路2080号(安徽金祥子集团)院内西南,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
公司投资在建10 万吨新能源车用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 30000万元,其中环保总投资 320 万元,占 总投资的比例为 1.07%。项目分二期 建设,一期年回收利用4万吨,二期年回收利用6万吨新能源车用动力锂电池。对符合梯级利用的电池 进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对于不能梯级利用的废锂 离子电池进行破碎回收,回收可得到各类正极材料粉、负极材料粉、铜粉、铝粉、 隔膜纸、包装材料等产品。
14、桐城哲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桐城哲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兴隆路12号双创产业园15号,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电池销售的企业。
公司建设年处理5000吨退役动力蓄电池(一期)回收及梯次利用项目,预计年处理(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5000吨,其中梯次利用产品约为4800吨。
15、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舒城县杭埠经济开发区,是一家集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大数据服务为一体的系统解决供应商,是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公司现有员工306人,其中研发人员56人,拥有一支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技术研发团队。
安徽绿沃循环致力于废旧锂电池、报废新能源汽车等“城市矿产”报废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循环再造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积极探索中国“城市矿产”报废资源的开采模式。围绕“回收拆解-梯次-再生-再制造”商业模式,打造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及生态。
主导产品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广泛应用于储能电站、家庭储能、基站备电等领域,产品通过CQE、CE、UL等国际检测和认证,与中国铁塔、一汽集团、湖北广电、六安公交、铜陵公交、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知名企业建立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
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等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装置、电池包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获得安徽省新产品2项、安徽省科技成果3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项。已获得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84项、软件著作权9项。
16、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常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团强强联手巴斯夫杉杉和紫金矿业,共同打造的具有电池回收、前驱体制造为一体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18年10月,注册资本2亿元,主营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和锂电三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等业务,将充分利用各股东方优势,打造锂电资源生态闭环产业链。
2019年9月,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15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及年产10万吨锂电三元前驱体生产项目(一期)公示。
2023年4月,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及3万吨/年锂电三元前驱体生产项目环评公示。
17、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独资企业,成立于2008年,一直致力于开发和生产高品质、高档次的绿色节能照明产品,是一家集锂电池、微密铅酸蓄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高新科技企业。
公司座落于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占地100亩。总设计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预计总投资5亿元,建立完全自主产权的园林式工业园区。目前已完成一期厂房建设5万多平米。
18、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主要从事新能源退役动力蓄电池的梯次利用。公司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公司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中心项目一期已投产,建设规模为年处理3000 吨退役动力锂电池,其中年处理2700 吨磷酸铁锂动力锂电池、300 吨三元材料动力锂电池。二期计划投资5000万元,完成厂房扩建和设备导入,将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提升到8000吨。三期规划投资4个亿,计划2025年购买100亩土地建设自有厂房,统一规划形成2万吨年处理能力。
19、福建华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华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成立,是福建华祥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隶属于华蓄威达集团,集团品牌为华蓄威达。母公司占地150亩,现有员工近700人,公司深耕铅酸蓄电池市场多年,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作为福建省老牌知名企业,荣获多项***、省级等荣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福建省绿色制造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福建省**批绿色制造企业、福建省**商标称号,并且连续多年获得中共长泰县(区)委、长泰县(区)人民政府授予的"纳税大户"称号。
产品广泛应用于于动力电源、工业储能、家庭储能、电力通信、医疗电子、安防通讯、交通物流、数码产品、新能源动力、智能家居等领域。
福建华振新能源锂电池制造及塑料制品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总投资金额2000余万元,规划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项目采用双层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
20、赣州市亿派能源有限公司
赣州市亿派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电池销售,储能技术服务,电子专用材料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术咨询等。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公司在建有赣州市亿派能源有限公司电池、电池材料回收及梯级利用项目。
21、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科研、技术、设计、制作、生产、贸易于一体的跨国现代化企业,公司总部坐落于江西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稀金大道9号。公司现注册资金2.26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超百亿元,净资产近九十亿。腾远钴业布局赣州、上海、香港、刚果金(非洲)等地区,主要产品包括:硫酸钴、氯化钴、电积钴、硫酸镍、电积铜等。
腾远钴业核心技术团队拥有30年的行业沉淀,20余项核心技术。截至2022年,公司完成科研项目超过96项,其中***1项、省级2项、市级5项,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同时,公司还被上海钢联评为中国新能源优质采标单位及中国钴系优质企业,在格林美20***时荣获突出贡献奖。
腾远钴业已与邦普循环、格林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并成为众多全球知名品牌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目前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5000吨电池废料综合回收车间等厂房已建设完成并投产,项目投资1500万元,每年处理废锂电池15000吨,其中废旧三元锂电池组(包)10000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组(包)5000吨,每年生产梯次利用电池产品10000吨,其中年产三元锂电池组6500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组3500吨。
22、江西海池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海池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医药工业园内,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蓄电池租赁,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共享自行车服务,化工产品销售,储能技术服务。
海池新能源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拆解,以及储能,二轮车,三轮车,电池模组和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
海池新能源拥有国内***的全自动拆解设备产线,年处理退役模组电池过万吨,PACK产能超过2GWh。
23、江西金叶恩熙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西金叶恩熙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
江西金叶恩熙新材料有限公司6万吨每年退役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投资总额:10000万元,项目年处理退役锂电池60000t,年产6008.67吨梯次利用电池,以及锂电池黑粉31017.06t/a等。
24、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赣州市政府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成立于2019年5月24日,注册资金15957.5万元, 位于赣州市赣县区中国稀金谷钨和稀土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3.1亿元,一期投资20.1亿元,占地200亩,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25000吨镍钴金属新材料的生产能力。
公司主要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他锂电池进行循环利用,综合回收其中的锂、钴、镍、铜、锰等有色金属。销售产品包括碳酸钴、硫酸钴、氯化钴、碳酸锂、硫酸镍、硫酸锰等。
吉锐科技主要知名客户包括国轩高科、厦钨新能、龙蟠科技、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容百科技、华友钴业、天力锂能、比亚迪、建发股份等。
吉锐科技2023年8月公布,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1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用于年处理30万吨锂电池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年处理11万吨磷酸铁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材料循环制造研发技术中心项目。
25、赣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
赣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于2019年1月28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集锂电池原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地址坐落于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老城镇精细化工产业小区。
目前公司生产的电池级碳酸锂主要应用于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动力型锰酸锂等锂正极材料的生产。主要客户为湖南邦普、厦门钨业、长远锂科、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及其它锂盐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自有实用型专利8个,发明专利2个。
公司原有产能可满足6000吨/月的废旧锂电池处理;2021年10月新余高新开发区3T/h废旧电池极片破碎线投产;2023年3月定南县富田工业区总投资53000万元,以仓储、拆解、破碎、运输等功能为一体的废旧锂电池锂回收梯次再生利用项目投产,可达到年处理8万吨的废旧锂电池。

26、江西华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西华赛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座落在“亚洲锂都”宜春市万载工业园。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和废旧锂电池的回收综合利用企业,集电池级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磷酸铁等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330亩,建筑面积22018.6平方米,目前总投资2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超过20亿元。在职员工有3000多人,其中已拥有技术团队160多人,取得高级技术职称50人。
通过产学研方式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宜春学院、南昌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交流和合作机制,未来计划在北京亦庄工业区设立技术创新研发中心。
据悉,江西华赛新材料10000吨碳酸锂/年生产线于2022年8月份建成投产,年底经技改后产能将达到12000吨碳酸锂/年。

27、上饶市鼎鑫金属化工有限公司
上饶市鼎鑫金属化工有限公司位于铅山县工业园区,占地140亩,总投资5.7亿元,是一家专业从事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全台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总投资5亿元的二期项目落地投产,成功具备了年处理能力超3万吨(电芯)的能力。
28、寿光市德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寿光市德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是经环保部门批准的具有报废家电回收处理资质的综合性再生资源企业。公司经营场所面积达100多亩,总资产为近亿元。
拆解废旧电器电子,拥有6条流水线。业务回收辐射全国,建立了集回收、分拣、加工和成品销售于一体的网络体系。
29、山东希格斯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希格斯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注册资金1亿元,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办事处工业区。公司是由光伏起家的新能源企业,主要从事各类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后市场储能电池修复与性能提升技术开发;低成本稳定的智慧储能电站技术研究与开发;储能电池性能提升项目;储能电站项目设计开发与建设;低碳智能移动式建筑的研发与生产;大数据分析平台和蜂鸟智慧运维中心开发与建设;运行维护各类型光伏、储能电站;各类型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及运维;智慧能源技术租赁平台;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及动力电池PACK生产。主导产品为共享储能系统,目前已连续三年全国市场占有率超10%,2022年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0.2%。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济南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济南市瞪羚企业、济南市创新型中小企业。
公司与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济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拥有省级和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发实验室、国家电网退运电池再利用中心。自主研发申请专利40余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19项,获得科技成果鉴定11项。
30、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是一家针对新兴电子产品低碳绿色循环利用的科技型创新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碳循环利用技术有效解决了当下退役动力电池处理过程中安全、环保、效率等行业痛点难点问题。
北辰循环“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低碳绿色循环示范项目”占地17.3亩,总建筑面积约2.0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是全球首个动力电池零碳排循环利用示范项目,达产后将满足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环保处理需求,预计年产值达8亿元。
31、山东中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中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由奥德集团投资建设,该项目经山东省环保厅批准立项,是山东省一家具有环保生产资质的再生铅冶炼企业,属于当前国家循环经济政策重点扶持项目。
公司年处理30万吨废铅蓄电池及含铅废料,由山东省环保厅批准,奥德集团主导建设,注册资金超1.3亿元人民币,属于国家建设城市矿山循环经济政策重点扶持项目。
32、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注册资本9.83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生产锂离子电池及原材料,生产LED产品,生产移动电源和储能系统,厂房和设备租赁,技术转让,研发新能源产品,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电动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
作为全球无机氟新材料头部企业,截至2022年年底,多氟多已具备每年5.5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16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500吨二氟磷酸锂和150吨其他锂盐产能。
多氟多在广西宁福建设有20GWh锂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02亿元,是多氟多迄今为止投资规模**的异地项目。
在钠电池领域,多氟多在河南焦作的基地已有钠电池1GWh/年产能,在广西南宁基地还规划有5GWh/年产能。
2022年有消息称,多氟多计划未来电池板块的战略是上市公司不再追加资金,计划从上市公司体系内分拆出来独立IPO,现有上市公司专注于新材料领域。
33、河南中鑫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中鑫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电池制造;电池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等。
河南中鑫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项目,投资总额:1000万元。
34、河南中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河南中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废旧锂电池材料的回收综合再利用业务,成立于2020年,位于延津县产业集聚区,注册资本1.06亿元,占地近200亩,拥有电池自动拆解、物料快速智能分选、高效提锂、高效回收镍钴、石墨再生等多项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储备,具备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电池材料加工能力、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的提取能力,是国内从废旧锂电池中回收提取碳酸锂的领军企业。
35、河南新天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新天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册资本2.5亿元,系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聚焦锂电池、锂电材料的回收及循环利用业务,是集锂电产业链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新天力循环科技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950亩,计划投资56亿元,其中项目一期工程投资约10亿元,建设国内领先型整套锂电池梯次利用及电池材料循环利用生产线,实现年处理能力8万吨,年产一万吨电池级碳酸锂。
36、武汉东风鸿泰汽车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
武汉东风鸿泰汽车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20日,注册资本为800万元人民币,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乘用车集成供应商、龙头企业东风鸿泰武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国有控股企业。
业务范围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自动变速箱维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及其相关业务,是东风汽车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特别授权委托的汽车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目前已开展零部件再制造、品牌废旧汽车回收处理、工业多余物处理等业务。拥有两项***资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认定书。是国内集两个特许资质为一身的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
37、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大冶,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基础材料创新企业,是湖北省重点支持的科技型生产企业,我们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先进的锂电池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辅助材料,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以及通信备电等储能系统。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注册资本13.3亿元,占地面积约800亩,目前在职员工2500人,总投资120亿元。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50%左右。
融通高科被评为省级“独角兽”企业、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湖北省重点工业企业、湖北省“新物种”瞪羚企业,获得省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废旧磷酸铁锂回收利用获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
38、荆门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动力再生公司是格林美公司资产重组而组建的新公司,为对格林美产生及外购的磷酸铁锂电池黑粉进行综合利用、将格林美生产的部分碳酸锂提纯至电池级。项目建成达产后处置黑粉5万吨/年,可年产电池级磷酸铁40454吨、电池级碳酸锂9836吨,年副产硫酸钠62120吨。
39、湖南五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五创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基于绿色生态制造的理想,于2017年8月17日在湖南宁乡成立,截止2022年末,年产值超12亿元,在册员工近300人。
五创循环主要从事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和资源再生业务,秉承“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产业理念,致力于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过多年技术和业务积累,五创循环的主导产品镍钴锰氧化物是从废旧电池中回收生产,其中的关键金属资源的总收率超过99.5%。
五创循环具有从退役锂电池中提取镍、钴、锰、锂等全部贵价金属的能力,目前阶段战略聚焦锂离子电池拆解、破碎及预处理,锂回收及深加工两大核心业务,能实现三元锂电、磷酸铁锂的综合回收利用,年回收处理动力电池废料达4万吨,循环再造钴、锂、镍等多种高技术产品。
公司是格林美、广东芳源、宁波容百、杉杉股份、华友钴业、蔚能、哈啰等各行业头部企业客户提供退役锂电池绿色循环利用解决方案,公司在湖北、湖南、广东、江西、河南、天津、江苏、浙江、山西、内蒙古、福建等十一省和直辖市建立超过30个独立的回收渠道和物流网络系。
40、湖南江冶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江冶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坐落于伟人故里—湖南韶山,是一家专注于废旧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高效循环利用、集技术开发和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环保高新术企业。公司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南省小巨人企业、湖南省单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专利三等奖、湖南省**产品、湖南省首台套、湖南省十大科技创新企业等10多块国、省“金字招牌”。
公司与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以“产、学、研、用”深入合作。公司已取得国际国内知识产权共136项,其中专利111项(PCT国际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外观专利2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注册商标24项。获批湖南省铅锂电池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已与金川集团、亿纬控股、国轩高科、天能集团、骆驼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41、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中国中车一级子公司,总部位于湖南省株洲市。
中车电动传承高铁电机及中车控制系统、变流系统、网络控制等核心技术,是国内**家获准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系统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及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市场已覆盖全国31个省,位居全国行业前三。
42、长沙蓝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长沙蓝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长沙蓝奥电子在建2000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项目主要对旧锂电池包的物理拆解与组装,不进行电芯的拆解,不涉及提炼电池废料,不进行电池单体拆解。
43、湖南攻防新能源有限公司
湖南攻防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09月27日,注册地位于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马桥河路二段308号金煜产业中心B10栋101号,法定代表人为欧阳玉峰。经营范围包括锂离子电池的制造、销售;动力蓄电池包及其系统、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生产、销售、研制;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咨询及转让;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产品的销售;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开发及梯次利用研究;蓄电池循环利用;蓄电池再生利用。
44、安化县泰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安化县泰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企业,长期专注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专业化处置和无害化处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综合利用重点企业、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理事单位。
泰森循环科技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一期项目占地40亩,总投资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新建10000吨/年废旧动力电池循环梯次利用产业化项目和年产700万只32650型梯次利用电池项目。
45、湖南金源新材料循环利用有限公司
湖南金源新材料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是湖南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营 10万吨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拆解综合回收项目 ,项目采用国产热分解预处理设备和先进浸出装置,回收金属钴、镍、锰、锂,产出电池材料,废水通过高效蒸发后产出硫酸钠。
46、格林美(深圳)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格林美(深圳)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21日,是格林美集团在深汕合作区投资建设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主营业务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及新能源动力电池包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
格林美循环经济产业园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格林美(深圳)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亿元,占地总面积4.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主营业务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及新能源电池包梯次利用,年设计产能为回收拆解10万台机动车及5万个电池包。
47、绿循新能源科技(佛山)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绿循能源科技(佛山)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蓄电池等产品销售、回收、运输及循环再生和委托、联合、共享回收配套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提供商;是提供环保回收、能源“互联网+”的开拓者,同步物联网技术,建立高效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推动资源各环节高效衔接转化利用,构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回收体系,助推资源循环经济有序发展。
公司拥有自建的回收体系和处置公司,业务覆盖全国,项目布局在广东、福建、海南、四川等多个城市。全国合作商包含华为、特斯拉、比亚迪、天能等。
48、深圳艾云动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艾云动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蓄电池租赁,共享自行车服务,电附件销售等业务的公司,成立于2022年05月20日,公司坐落在广东省,法人是丁瑞,注册资本为2000.000000万人民币。
49、深圳市荣高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荣高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废旧锂离子电池、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等回收与应用的资源再生公司,公司具备对所有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收集、储存、转运以及梯级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成品、半成品、边角料等分解、破碎、分选等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实体经营资质(公司还可以配套收集、储存部分启动铅酸电池和部分电解液尾液),可以为您提供一站式的锂离子电池退役、报废处理服务。
50、中商锂新能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作为中商锂成立全资子公司,中商锂新能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专注于退役动力电池相关产品的设计及制造,产品涉及低速车锂电池产品(国内、国际市场)、家储产品(欧洲、美国、非洲、东南亚市场)、便携式储能产品(欧洲、美国市场)。
中商锂在今年5月全资成立深圳市超兔换电科技有限公司,并自研了“超兔换电AI智慧云平台”。
中商锂已建成一条自动化程度高、柔性处理控制较强、模块化的动力电池包拆解线,满产后年处理退役锂电池总量将达到5000吨规模。
51、广东盛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盛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 年 9 月,坐落于韶关市仁化县周田镇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专业从事废旧锂电池、动力电池、含锂废料及镍钴废料的处置及回收利用,粗制锂盐提纯、锂化合物、镍化合物、钴化合物、锰化合物等锂电相关产品研发、制造、销售。
盛祥新材建立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锂电池回收网络体系,打造了华南地区**的锂电池综合专业回收基地。该项目分为三期,**期规划年回收利用处理锂电池60000吨,主要产品有10000吨/年锂电池粉体正极材料、5000吨/年电池碳酸锂,6000吨电池硫酸锰。
52、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专注于退役锂电综合回收利用和锂电池新能源材料制备,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围绕退役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构建了全元素提取、全组份回收、全产业链闭环的综合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打造出退役动力蓄电池残值评估体系,通过对退役动力蓄电池进行检验、拆分、修复、重组、均衡,制造出适用于小动力、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的梯次产品。
2014年10月,金晟新能在亚洲锂都-江西宜春,成立江西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十年发展过程中,深耕细作,厚积薄发。
2021年睿达新能源获批工信部评定的第三批动力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规范企业再生利用名录,2022年,睿达新能源再次获批工信部第四批动力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规范企业梯次利用名录,成为国内锂电回收行业为数不多的双白名单企业。
53、广东瑞科美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瑞科美是一家从事新能源锂电循环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首家锂电回收处理物法直接再生工艺规模化量产企业,公司致力于解决锂电循环利用的两大难题:绿色环保和低碳节能,为新能源锂电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广东瑞科美成立于2021年6月,公司位于广东佛山,是国内首家锂电回收处理物理法再生规模化量产企业。公司围绕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废旧电池回收再生利用等核心领域,深入开展锂电池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攻关,目前已建有1000吨产能的梯次利用生产基地一个,3000吨产能的物理法工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一个,取得涉及到核心材料、工艺和系统相关的技术专利10余项,不断推动锂电回收循环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
54、广西阿瑞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阿瑞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及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于 2016 年6月进入国家工信部第四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卓能新能源拥有三家制造基地,其中广西钦州卓能产业园被列入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广西阿瑞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注册资本1.80001106亿元,经营范围为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推广;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动自行车销售;是专门进行新能源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的公司。
公司2021年11月通过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认定;2022年4月通过广西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认定;2022年7月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55、广西桂物中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桂物中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位于南宁市邕宁区桂物资源循环产业园内,注册资金3000万元,是全国首个省级循环产业平台广西桂物循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二级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开发、电池生产与销售、充电桩销售、储能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等业务。
公司依托循环集团“1+14+nX”全区固废回收网络体系,布局广西全区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加快线上线下回收网点建设,建立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系统,向新能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发展。   
公司跻身广西首家由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认可的白名单企业,目前在产业园内5号厂房完成建设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PACK生产线两条,分别实现圆柱锂电池PACK组装和方形锂电池PACK组装。

56、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为加快上汽通用五菱“新四化”产业链的布局,全面推进新三大战略的建设和发展,在上汽集团的统一部署下,以原柳东公司为载体,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赛克科技将承继原柳东公司的各项业务,并继续向新能源三电、智能制造以及智能驾控方面开展产业布局。
2023念7月,瑞浦赛克20GWh动力电池项目在柳东新区新能源产业正式投产,据悉瑞浦赛克由上汽集团旗下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青山实业旗下瑞浦能源合资投建。
57、广西智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智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主要致力于城市矿山开发与新能源材料加工领域,聚焦于废旧锂电池再生循环利用产业。
公司在建的“锂电池新材料加工及资源回收循环利用项目”,位于广西南宁东部产业新城六景工业园区,总投资10亿元,占地160亩,一期已于2023年7月试产,项目一、二期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以年产8000吨左右碳酸锂、6万多吨硫酸镍溶液以及2万多吨硫酸钴溶液。
58、埃索凯循环能源科技(广西)有限公司
埃索凯循环能源科技(广西)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是埃索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皇马工业园区四区,注册资本5000万元,占地约80亩,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电池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再生资源回收;再生资源加工;再生资源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术咨询。许可项目:危险废物经营。
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三元前驱体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为基础,生产三元前驱体为特色产品的研究、开发、产业化一体的产业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投资3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废旧三元锂电池梯级利用拆解生产线1条、综合利用前处理生产线1条、湿法综合回收生产线1条及配套生产辅助设施。一期工程已于2023年初建成并投入正常生产,年可梯次利用退役锂电池5000吨,年可再生利用废旧锂电池10000吨,二期工程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投产。
59、海南省鑫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海南省鑫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位于中国的最南端、**自贸港所在地—海南海口。作为在国家自贸港大好政策下新生的科技公司,旨在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制造成为新能源动力电池使用监控服务、充电管理服务、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电池PACK、储能利用与管理于一体的国内**专业新能源电池制造服务商,积极倡导并推动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化发展。
2021年12月,海南鑫煜公司总投资5000 万元建设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与综合利用项目,对废旧动力锂电池包进行物理拆分与组装通过主动均衡、BMS 和智能算法优势,结合重组技术、寿命预测和离散整合技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动力锂电池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终实现电池器件级梯次利用。
60、重庆三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三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隶属于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电池系统生产企业。
公司拟建设重庆三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完成后,综合产能12000吨/年的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加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0000平米,总建筑面积7500平米。
61、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立,专注于新能源物流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国最早从事新能源电动轻卡研发、生产和批量销售及运营的企业。
62、贵州鑫茂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贵州鑫茂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深圳鑫茂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内容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新材料,是以动力电池报废材料、针状焦、石油焦为原料,经进一步深加工成为正负极材料。目前公司正在业务合作及即将进行业务合作的客户有行业内**的ATL、华为、比亚迪等优质企业。
项目制造基地于2022年2月份开始规划建设,总投资约30亿元,占地1000余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6万吨负极材料和4万吨正极材料;二期工程建设4万吨负极材料。目前,企业负极石墨化工程2023年一季度年产2万吨回收再利用正极材料产线达产,4月负极年产6万吨石墨化线试生产,计划2024年10月规划的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63、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
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是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废旧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回收,电池级硫酸钴、电池级硫酸镍、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硫酸锰等锂电池原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为贵州省首家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处置单位、贵州省基础材料(储能材料)产业联盟理事单位铜仁市工商会会员单位。
64、贵州磷化开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磷化开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前身是贵州开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公司主导产品电池级无水磷酸铁(FePO4)现已达到40000t/a磷酸铁生产规模。
经营范围:无水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磷系正极材料及前驱体,废旧电池回收。
2023年11月11日,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阳1万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试车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65、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
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位于云南省个旧市,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是上市公司深圳市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亦是国内最早进入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研究、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前驱体→碳酸锂→正极材料”完整产业链技术,承担完成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与产业化项目10余项,其中863课题两项。
公司在个旧和蒙自经开区拥有两个生产基地,为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于2022年2月与红河州政府签约,在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创建了“圣比和(红河)新能源有限公司”,此次总投资约50亿,主要建设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新生产基地,项目用地约800亩,建设年处理4.5万吨金属量废旧锂电池及电极材料生产线,年产6万吨前驱体,年产2万吨碳酸锂、年产2万吨正极材料生产线,此项目分为三期工程,**期工程将于2022年底竣工投产。
66、曲靖市华祥科技有限公司
曲靖市华祥科技有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24日,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池回收再利用,公司致力于开发环保、高效、安全的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将废弃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有效资源的绿色回收再利用。
公司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130亩,计划建成3万吨/年的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产线;目前一期、二期已建成投产,三期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10月建成投产。
67、兰州金川金科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兰州金川金科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金川集团旗下,由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控股,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公司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和平镇兰州金川科技园园区内,与金川集团旗下其他产业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电池材料产业链。
68、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
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百川股份在宁夏投资的全资孙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新材料、纳米材料、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主要包括针状焦、负极材料(石墨化)、磷酸铁、磷酸铁锂、电池级硫酸镍/钴/锰和碳酸锂等,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高端石墨电极等相关行业。
宁夏百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凭借自身科研实力,现已申请19项专利。公司先后被评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项目建设突出贡献企业”等。

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2010年8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南通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百川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